新闻动态

济南解放,粟裕要发起淮海战役,毛主席批评说:战斗目标认识不足

         发布日期:2025-02-05 07:25    点击次数:153

老覃昨天写了篇文章,讲的是辽沈战役那会儿的事。他说,在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开打,咱们东北野战军那是势如破竹,在北宁线义县到唐山这一段,发起了大规模的冲锋。文章里还提到,那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研究军情,朱德老总经常打着打着盹。但毛主席知道了这事,却说:“这是好事。”

战争越打越大,毛主席之前一个人管全国的军事,现在觉得担子太重了。他就说,以后凡是重要的事儿,都不能他一个人说了算,得中央书记处大家一起商量着来,一起拿主意。

所以,中央书记处定了个规矩,每天晚上8点大家伙儿得聚一块儿,一块儿商量着做战略决定。

这样一来,效率肯定是大涨,全国各个战场上的指挥和调度都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考虑周全了。

各个战场上不断传来好消息。

老覃以前写过篇文章,说的是“山东双虎”之间有些不合,但毛主席巧妙调解,让他们团结起来,还因此开创了我军攻下难攻之城的先河。文章里提到,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这些战斗打完以后,毛主席就开始琢磨济南的事儿了。到了1948年9月2号,他在西柏坡亲自找来了华中野战军8纵的头儿王建安,跟他说,你得帮九纵的许世友一把,一块儿攻打济南。

毛主席了解王建安与许世友在延安时期有些小矛盾,因此他巧妙地安排许世友担任山东兵团司令员,而让王建安成为其副手。这一策略似乎意在通过工作合作化解旧怨,使两位将领携手共进,共同为济南战役的胜利助力。

毛主席对王建安开玩笑说:“你们可是山东的两只猛虎,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但在我看来,单枪匹马也难成事。这次,咱们就来场实战版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要是济南拿不下来,先拿许世友是问,接着给你40军棍。我呢,到时候就自个儿去中央请罪,自愿降三级。”

许世友听完王建安转述毛主席的话,心里头那股子热血直往上涌,他一气之下把帽子甩到一边,喊道:“老王,啥都别说了,我要是拿不下济南,那不就给毛主席丢脸了嘛!咱俩得一条心,非得把济南给攻下来不可!”

1948年9月16号,“山东双雄”再度联手,对国民党军队死守的济南发动了猛烈攻击。他们只用了8天时间,就把那10万多敌军全部消灭,成功解放了山东最大的内陆城市——济南。

消息一到南京,蒋介石再好的脾气也绷不住了,他火冒三丈,一把拎起收音机就往地上砸,还狠狠地踩了几脚,嘴里骂道:“王耀武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毛主席、朱德、任弼时他们几个,在西柏坡那儿收到了好消息,脸上都乐开了花,大家拍着手互相道贺。

孙勇卫士开玩笑地讲:“只要是毛主席钦点的人马,那肯定是战无不胜的。”

老覃三月份时写了篇文章,题目叫《毛主席考察黄河后,许世友送到徐州,路上聊起战场往事,真带劲》。文章里讲的是1952年快11月那会儿,毛主席亲自去黄河下游一些地方看看情况。到了山东,山东军区的大将许世友特别热情地招待了他。毛主席逛了趵突泉、大明湖、北极阁这些名胜,还去了黄祖炎烈士的墓前缅怀,检查了泺口大坝,也参观了孔庙、孔府和孔林这些地方。等毛主席要离开山东的时候,许世友一直陪着送到了徐州。

毛主席没赶上亲眼见证济南解放的那一刻,在路上的时候,他就让许世友仔仔细细地把整个过程给他讲了一遍。

毛主席对济南战役那是相当重视。

说起来,济南那边的仗虽说还没打完,但也快收尾了,就在9月24号一早,华东野战军临时管事的粟裕司令员和政委,给中原野战军的刘伯承、陈毅发了电报,还抄送给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

他在电文中提议:眼瞅着攻打济南就要胜利了,天气也开始变凉,对打仗挺有利,他琢磨着华野全军可以进发到陇海路以南,打响淮海战役。

说起粟裕首次想到“淮海战役”这个点子,老覃在两年前写的那篇《毛主席和粟裕好久不见,一碰头就说:你这胆子不小啊,咋就不听话呢?》里头已经提到过。时间得拉回到1947年5月,那时候毛主席好几次都让粟裕带着华东野战军的三支精兵强将通过长江往南打,去江南那块儿开疆拓土,把战火引到蒋介石的地盘,好跟刘邓大军一起使劲儿。

但粟裕打仗特别小心,他吸取了“皖南事变”时渡江吃了大亏的教训,就是不肯过江,还连着发了三次电报,坚持要在江北打这场仗。

1948年4月30号那天,毛主席把陈毅和粟裕叫到了河北阜平的城南庄,直接问他们为啥坚持要在江北打仗,让他们详细说说原因。

粟裕心里早有盘算,说话条理清晰,他把自己的战略想法和为啥暂时不过江的原因详细讲了一遍,还提出了淮海战役的打算,打算在中原、黄淮以及海州那一带,打个大规模歼灭战。

济南战役胜利后,中原的战况立马有了新的转机,现在该是全力推进淮海大战的时候了。

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粟裕精心策划了三个不同的应对方案:

计划一:咱们把兵力分开,去攻打淮阴、淮安、高邮、宝应这几个地方。野战军的主力呢,就守在宿迁到运河车站的那条线上,采用包围敌人据点、引诱敌人援军然后打伏击的战术,随时准备收拾从徐州那边过来的敌人。等把徐州的援军都干掉了,淮阴这些地方也都解放了,咱们就集中力量,一举拿下海州和连云港,之后就可以先歇歇脚,整顿一下了。

方案二:咱们就专心打海州那边,目标就是拿下海州、新浦、连云港这些地方。主要兵力得守住新安镇、运河车站的南北区域,还有峄县枣庄那一带,重点是先休整好队伍。

方案三:徐州那边派来帮济南的敌军还没撤走,咱们部队得赶紧往南冲,争取把他们一举消灭,之后再进行休整。

很明显,粟裕提出的这三个方案,一个比一个更为稳妥,没那么冒险。

但这个战略计划很特别,是我党战争史上头一遭由前线的大将们提出来的,中原野战军的指挥部跟中央军委都特别看重。

9月25号下午,中原野战军的大领导刘伯承司令员,还有同时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的副司令员陈毅,以及中原野战军的参谋李达,他们一起给中央军委发了封电报,还特意让电报转给粟裕。

他们在电报里头大力支持粟裕出的第一个主意,说:济南一打下来,白崇禧就忙着把张淦、黄维两个兵团拉过来,想捣乱我们豫西那块重要地方。咱野战军的主力可以跑到江汉那块儿去打他们,这样既能保住豫西,也能帮上东面战场的忙。

9月25号晚上,毛主席在中央书记处的战略讨论会上讲:“现在,咱们在中原打大战的机会已经来了。粟裕提的意见也挺好,但他只想着在两淮和海州那块地方打,这战役范围划得太小了,没啥大气魄。关键的是,他对头一个要打的目标看得不够透,这样根本没法把国民党在江北的主力给干掉。”

朱德和刘少奇他们一听毛主席这么说,眼睛都睁得圆圆的,等着他继续往下讲。

毛主席接着讲:“华东野战军一战就拿下了山东,现在的局势对我们特别有利。咱们不能琢磨着减小战斗规模,去歇歇脚;而是要瞅准机会,乘胜继续往前冲,把胜利果实给扩大。你瞧,现在国民党在徐州那边攒了六十多万兵力,这不就是咱们多派些部队过去,把他们一举消灭的大好时机嘛。”

朱德一听,心里头猛地一震,开口说道:“要打掉徐州那六十多万敌军,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跟济南战役那会儿双方加起来才二十几万人的规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仗该怎么打才成?”

毛主席看着地图上的徐州,讲道:“敌人虽然在徐州集结了60多万大军,但他们布防得乱七八糟,就像一盘散沙。刘峙和杜聿明在徐州指挥,以为西边有邱清泉、孙元良,东边有李弥、黄百韬,再加上4个绥靖区,就能稳如泰山。可他们不知道,那4个绥靖区的队伍战斗力不行,又不擅长机动,基本上就是摆设。而围在他们两边的4个兵团,还各怀鬼胎,互相算计。你们瞧瞧,黄百韬兵团既不是蒋介石的亲信,又离徐州最远,东边就是大海,没路可逃。咱们要是先打黄百韬兵团,邱清泉、李弥他们肯定不愿意豁出去救。等咱们灭了黄百韬兵团,就能占住新安、运河那一带,接着再收拾两淮、高邮、宝应的敌人;然后再去打海州、连云港、灌云那边,这样一来,山东和苏北就连上了。到时候,在徐州、浦口那条线上打仗,不就顺顺当当,自然而然了吗?”

大家听完之后,感觉恍然大悟,纷纷夸赞这个主意真好。

#百家说史迎新春#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nikeadaptbbapp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